各教学单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按照市教委《关于做好首批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津教高函[2024]1号)要求,启动我校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申报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现代化理念和人才成长规律,紧扣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脉搏,鼓励各学院主动响应数字经济发展新需求,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提升专业与产业契合度,完善产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适合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限额
每个学院限报至多1-2个专业(在招专业数为4个及以上的可以报2个,其他报1个)。产教融合方面建设基础较好、产教联动深入办学成效显著的各类专业均可申报。市教委给予我校共6个申报名额。
(二)申报基础
申报专业应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符合天津市12条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人才。初步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教学管理机制完善,与共建方签订有合作培养协议,建立了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机制,现有教学基础和实验实训条件能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专业负责人应具有正高职称,同时具备丰富的专业和课程建设经验,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
共建方实力雄厚,连续3年以上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培养成效显著。共建方为企业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营规模较大、技术实力较强、社会影响力较大,并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共建方可参与专业教学工作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不少于20人。作为兼职教师的企业专家原则上应具有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应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实验实训指导、专业课程教学等。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深化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加快实现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从业能力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对接、科技研发与企业技术创新对接,推动学校和行业企业实现互动发展、同频共振、融合创新。
(二)创新应用人才培养体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按照相应行业产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发挥企业重要育人主体作用。校企联合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内培养方案和校外培养方案融合贯通,共同创新教学方式,共同组织实施培养过程。改革应用型人才评价制度,强化突出以能力和素质评价为导向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三)推进课程教材体系重构。校企联合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相符的产教融合型课程新体系。企业为共建专业量身定制开发课程模块或项目化课程,嵌入的企业课程模块与专业课程有机衔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等专业综合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开发建设数字图书、慕课、微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电子书包等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优先选用有行业企业参与编写的教材及讲义。
(四)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校企共建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生产实习、培训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营造真实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环境。优选合作企业实例进行案例化教学,按照行业规范进行工程化培训和项目训练,实行真题真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鼓励行业企业将技术革新项目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来源,安排企业导师进行全程指导。
(五)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考核办法,把行业背景和企业实践经历作为教师考核和评价的重要内容。鼓励建立校企人力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设立若干企业教师专岗和产业教授岗,促进企业技术骨于与专业教学骨干双向交流。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实习实训等环节的教学时数占总教学学时的比例应达到10%以上。建立专任教师定期赴合作单位轮训制度,不断扩大“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培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在素质教育、专业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有效融合。与合作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或基地,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共同推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共同做好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和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四、申报材料
(一)电子材料
各申报相关负责人于2月17日18点前通过教学研究管理平台(http://tiangongjxyj.chaoxing.com/)提交天津市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申报书(附件1)和佐证材料(压缩包文件)。各教学单位于2月17日18点前在教学研究管理平台中审核通过,并将汇总表(附件3)报送至gjyj@tiangong.edu.cn。申报书中所有数据仅限于申报专业范围内。
(二)书面材料
天津市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申报书以及申报汇总表。申报书与佐证材料装订成一册,A4纸双面打印,限100页以内。具体要求和报送时间后续通知。
被学校推荐参加市级申报的专业,申报书中所有数据均需要提供专业建设资金、设备金额等内容的,须由财务处、国资处部门出具有效证明(列入佐证材料)。具体要求和报送时间后续通知。
联系人:郭晶、买巍
电话:15822722029、15022714516
附件:1.天津市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项目申报书
2.天津市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认定指标
3.天津市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24年2月2日